小麦田间管理的步骤与内容冬前管理 浇冬水:浇好冬水一方面利于小麦保苗越冬,另一方面利于春季肥水后延,提高小麦子粒产量,改善品质。一般在小雪前后浇冬水,11月底至12月初结束。 合理促控:冬前麦田合理群体为:多、中穗型品种要求达到计划穗数(40-45万)的1.2-1.5倍;大穗型品种要求达到计划穗数(30万)的1.8-2.0倍。若群体过大,应及时采取镇压、化控或深耘断根等措施控制群体;若群体过小,麦苗长势弱时,应多划锄,起到保墒、提高地温、促进麦苗早发的作用。 春季管理 返青、起身期促控:春季麦田合理群体为:多、中穗型品种春季较大分蘖要求达到计划穗数的1.8-2.0倍;大穗型品种要求达到计划穗数的2.5-3.0倍。若群体过大,出现麦苗旺长时,应及时采取镇压、化控或深耘断根等措施控制群体;若群体过小,麦苗长势弱时,应尽早进行划锄,起到保墒、提高地温、促进麦苗早发的作用,或者将拔节肥水提前至拔节初期。 除草:返青期和起身期可结合锄地除草,或尽早进行化学除草。 拔节期追肥浇水:拔节肥水的施用时间要根据品种、地力、苗情而定。一般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,或者地力一般、群体较小的麦田,宜在拔节初期或稍前追肥浇水;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、地力较高、群体适宜的麦田,宜在拔节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。这是优质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。 后期管理 防病治虫:白粉病、锈病、蚜虫、红蜘蛛等是小麦后期的主要病虫害,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。 挑旗:灌浆期浇水:拔节肥水施用较早的麦田,应在挑旗至灌浆期内浇水,可提高子粒产量,改善子粒品质。 补肥:如果出现脱肥现象,应结合浇水补肥或者叶面喷施。.2%磷酸二氢钾或0.5%尿素溶液,以提高粒重,改善品质。 上一篇秋天增加产蛋量的方法
文章分类:
农产资讯
|